
枫树坡窑址位于醴陵市核心区枫树坡组,窑址座北朝南,东南面环绕沩水,拉坯、彩绘、釉池、澄泥池等制瓷作坊等以窑炉为中心分布,面积约1800平方米,窑炉结构为阶梯窑,总斜长30余米,共7级窑室,每级单独成一个窑室,窑室内亦呈阶梯状,宽约3.3米,相邻窑室之间以火道相连,前三级窑室仅东侧设置窑门,后四级窑室东西两侧开门。
根据进一步考古发掘并结合调查了解到,在清至民国时期,枫树坡窑属彭氏家族所有,制瓷技艺父子相传了五代,以烧制青花瓷碗为主,早期纹饰较复杂,如福禄寿纹等,主要分布在碗外腹部及口沿处,釉色青中略泛黑,后期的青花纹饰较简单,主要为外口沿数圈点纹或弦纹,釉色较青翠;建国后,该窑厂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进行公私合营,在沩山窑区率先开始烧制出口电瓷。
枫树坡窑址是目前沩山地区发现的较早烧制电瓷的窑址,其从传统制瓷业到工业用瓷生产的一个巨大转变,是醴陵瓷业发展的一个缩影,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醴陵窑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资料。